調解成功案例 | 惠融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成功調解千萬級買賣合同糾紛
近日,惠州市惠融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成功調解了一起涉及惠州市某有限公司與某工程公司之間的千萬元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展現了調解機制在促進企業和諧、維護市場秩序中的積極作用。01案情回顧
案件源於2022年雙方簽訂的一份《預拌混凝土購銷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采購預拌混凝土用於其建設工程項目。然而,在合同執行過程中,被告雖已支付部分貨款,但仍拖欠原告高達1000萬元的款項,經多次催討未果,原告遂決定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糾紛。
調解過程
面對這一糾紛,惠融調解中心調解員收到仲愷高新區法庭的委派調解後迅速介入,首先詳細了解了案件的背景和雙方的訴求,發現被告存在融資需求及繼續合作意願;而原告則希望盡快收回貨款並維護自身權益。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耐心聆聽雙方意見,深入分析案情,逐步引導雙方從對立走向合作。她向被告解釋了訴訟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對其融資計劃和未來合作的不利影響;同時,也向原告闡明了調解的優勢,包括時間成本的節約和後續合作的可能性。經過多輪溝通和協商,調解員最終提出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即被告分期逐步清償所欠貨款。這一方案既緩解了被告當前的資金壓力,又保障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為雙方和解奠定了基礎。
調解成果
在調解員的不懈努力下,雙方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並簽署了調解協議。協議明確規定了被告分期付款的具體時間和金額,並約定了違約責任等條款。同時,調解協議還經過司法確認,賦予了其法律效力,為雙方權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結語
惠融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的這一成功案例再次證明了調解機制在處理商事糾紛中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通過專業、高效、靈活的調解方式,調解員能夠迅速找准問題症結、平衡各方利益、促進和解共贏,為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市場秩序貢獻積極力量。